马口铁的由来
马口铁是外表镀有一层锡的铁皮,它不易生锈,又正式称号应为镀锡钢片。马口铁最早产于波希米亚(今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)。该地自古就盛产金属,工艺先进,且懂得得用水力从事机器制造,从14世纪起就开端出产马口铁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这里一直是世界上马口铁的主要产地。其时马口铁主要用来制造餐具和饮具。
17世纪,英、法、瑞典都曾希望建立自己的马口铁工业,但由于需求大笔资金,所以迟迟未得到开展。直到1811年,布莱恩.唐金和约翰.霍尔开办马口铁罐头食物之后,马口铁制造才大规模开展起来。
所谓"马口铁"是用作产品的称号或者俗称。"马口"两字来源于澳门的外文称号"MaCao"译音, 早期称洋铁 (Tin Plate),由于我国第一批洋铁是於清代中叶自澳门 (Macau)进口,澳门其时音译「马口」,故我国人一般称之为「马口铁」。
马口铁钢板和钢带产品规格: 0.13-0.80mm*380-1050mm,原料: SPCC、MR、 MC、L、D,执行标准: Q/HB 04-2008《电镀锡钢板和钢带》,主要用途:电镀锡钢板和钢带因其基板具有合适的强度、优良的焊接性和冲压性,外表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易于涂布、印刷而广泛应用于食物、饮料、喷雾剂、化工、电子和油漆等的包装以及各种器具的制造。